[转帖]大学生是时代的牺牲品 你为什么上大学.这是困扰在大学生和即将踏入大学殿堂的中学生的一个复杂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让如今的孩子没有真正搞懂问题前就稀里糊涂地随着人群加入了高考的行列.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孩子们不惜一切代价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学生究竟又是怎样一个群体?下面笔者将对其作简要的介绍.
家庭原因:
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崇致使孩子们在刚出生或者未出生时就被赋予了考上大学的历史使命在孩子未出生前家长就为孩子规划了好了一副又一副的蓝图,考上大学成为了最基本的如果一不小心弄个硕士博士当然更好.于是"胎教"以及"学前教育"蔚然成风包括在正常教育背后高薪为孩子聘请家教,可以说当这个孩子一出生他立刻被确定为开展家庭工作的中心,家庭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孩子的学业为中心.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这个孩子的发展是否良性是否全面而是你能否考上大学.假设一个孩子除学习外的其他方面都优秀既懂事又孝顺既聪明又能干高考却一塌糊涂,也是这个孩子就会被家庭和社会全盘否定.反之假若一个孩子整日滋事胡混对家长又极不恭敬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那这个孩子就会立刻被社会捧在手心被家长拥入怀内,理由狠简单"学习好,一切都好;学习不好一切都不好".这种以点概面的判断方式所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不再是"要先会做人,再去做学问"而是一切向高考看齐,一切以"考上大学考上名牌"为主以"增强自身修养,思想道德教育"为辅.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育者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家长在孩子刚醒人世就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教育阐述学习简明点说就是考上大学的重要性.这种教育会伴随孩子十几年的读书生涯.有句话说"谬误说了一万次也就成了真理"当家长不厌地向孩子灌输这种思想时很多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即使试图挣扎出这个牢笼,然后家长就会堂而皇之地指着孩子的鼻子说"不好好读书难道你也想像你爸你妈这样没出息?"久而久之他们也只能默认,坐在冰冷的教室"之乎者也"地念着背着.曾经我问过几个做家长的为什么非要让孩子考上大学,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说想让孩子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把自己的梦想找各种理由强加在下一辈的身上是简单地"非人性化"还是做孩子的悲哀?
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单纯地由用锄头和镰刀进行农业生产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同时也必然要求劳动力掌握更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去适应这种生产.通俗一点说,你只有考上大学进入高等学府尽一步深造才能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找着饭碗站得住脚.仿佛考上大学成为了求生最基本的本领.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并无错误.仔细想想每个人的智商与兴趣爱好不同,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家长与社会联合起来硬把孩子限制在非考大学不行.笔者狠不客气地说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抑制与践踏.
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所以才有源源不断的失业或待业者.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也使部分家长产生了恐慌心理.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于是他们就毫无理性地逼迫着孩子去学习学习再学习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增加成功的砝码".有危机感是正确的,可一旦把危机感变为了一种恐慌就会使他们失去应有的理智, 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想在独木桥上不被挤下去.
还有一点,如果细心一点的人会发现如今的用人方式早已不再去看某个人的能力如何,取而代之的是你的学历如何."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这句话不错,可当用人单位的招聘书上写着"英语非六级不能录用"时,你极其有能力这点没人怀疑,但唯独你没六级证书,我想问没有人看到你这颗金子你发的光线又有谁去欣赏.你连用人单位的大门都进不去,你的能力又有谁去利用?千里马多的是,却找不到欣赏的伯乐了.一个冷冰冰的证影响了一群人的前程这又是谁之错?
自身原因: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不管是历经沧桑的老者还是不懂人世的孩子.虚荣心仿佛是于生俱来的.当看到大一点的孩子因为考上大学而被众星捧月般的推崇着.这种荣耀感也在内心鞭策着他们去苦读诗书以换取将来自己也被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宠着.毕竟谁都不想被冷落.而不想被家长或者社会冷落你就只能选择寒窗苦读.你考上了,就胜利了也意味着你有了资本去享受这种虚荣感满足欲.你没考上,就失败了,你就只能被扣上"坏孩子"的帽子继续被冷落.在这种心理的触动下谁还能不去学习?不去拼搏?
以上几点是笔者对为何把大学生归结为"时代牺牲品"的几个缘由.同时也真心希望孩子能走出必上大学的误区,希望素质教育的春风能尽快吹进每个家长们的心中.吹到祖国的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