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会搞公益岂是作秀之举? 有关慈善、公益的话题总能吸引网民的关注,不过从各方面反馈情况来看,却是“毁誉参半”。几年前,蒙牛的牛根生宣布要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用于慈善事业,这一“裸捐”行为立即遭到质疑,不少人说他是在作秀;谈到公益,也是在几年前,记得濮存昕拍了一则超过一分钟的公益广告,也有人称其为作秀,看来慈善、公益很难摆脱被质疑为作秀之举的命运了。
为什么好端端的事儿会被评论为作秀?我想,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对这些问题认识得不够透彻,公益慈善是个长久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某个人或某项单一事件,而是要靠更多人、更多企业投身于公益事业中,才能改变现状。哪怕背负作秀的误解,也毫不在乎。
那么如何凝聚更多力量来从事社会公益呢?最近白社会就成立了公益社区作为进军公益事业的基地。我们知道,白社会是隶属于搜狐旗下的一个白领SNS平台,那么它凭什么做公益事业,而它从事公益事业又究竟是不是作秀呢?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的群众参与,才能获得进步,仅有一两个摇旗呐喊的带头人是远不够的。因此,白社会的公益理念正是依据这一点,作为国内领先的白领SNS平台,白社会拥有海量的活跃用户,这些用户可通过图片、视频、短信息、留言、评论等方式参与互动,为公益事业起到积极的传播推广作用,并且,由于信息更为透明,网友可随时掌握公益事业进展情况。
当然,这只是SNS从事公益的理论基础,实际上,之前白社会就曾经和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联手,推出了国内首个公益社交平台——向日葵俱乐部。网友加入向日葵俱乐部成为向日葵之后,即可与《天天向上》节目组一起参与各种公益行动,包括拯救濒危动物、帮助山区的孩子、关注节能减排、环保生活等等。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看,搜狐的白社会都是非常适合从事公益活动的平台,这里,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其他典型的成功案例:
1.在由搜狐“白社会”组织的名为“绿光森林?我们的贡献”的活动中,网友大力参与,通过网络奉献爱心,促成了一项50万元的爱心捐赠。该项捐赠用于购买植树环节的树苗,累计植树多达85000棵,在北京周边地区建成了一道长长的防风林。
2. 中华环保基金会加入SNS搜狐“白社会”,发起“人人一滴水?爱心汇灾区”活动,该活动可谓是集娱乐和公益为一体——通过网友在“池塘边”钓起虚拟“爱心水”,再由搜狐和中华环保基金会将众网友汇聚起来的虚拟“爱心水”转换为现实的纯净水,送往干旱严重的贵州省大方县,解决了该村1200人一个月的饮水问题。
3.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还与搜狐“白社会”一同发起了“关爱大熊猫?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网友在白社会“宠物村”中每领养一只濒危动物,搜狐就会向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赠1元钱,作为认养国宝大熊猫的慈善费用。活动期间,广大网友领养了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珍贵野生动物多达476741只。
在白社会看来,公益是一项长久的事业,而不是为了博一时的曝光率或眼球的策划或炒作。其他也有一些企业从事过公益活动,但对他们而言,公益更像是一个短期的商业项目而已,他们做公益的目的是为了攫取商业利益,从中获得回报。但白社会不同,向日葵俱乐部长期根植于白社会,旨在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方便、透明的公益平台,对网民、公益组织和被帮助的对象均不存在任何商业关系和目的,其时效性也会持久,因为白社会是把它当成一项长期事业来做的。
我们不难看出以搜狐白社会为代表的SNS其实在公益方面可大有作为,更不是作秀之举。从这些案例中,白社会将其丰富多彩的小游戏,通过独具匠心的策划,与公益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让网友在娱乐的过程中,也能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以往,我们都只把SNS当做一项娱乐工具,如果没有精心的策划,也许大家都体会不到SNS和公益的关系。然而,白社会却将SNS的意义拓展得更为广泛,让网友在娱乐的过程中也慢慢从事了公益活动,可谓是开创了一种创新的公益理念。